【微博直播】带你探访一粒米的前世今生~中种三亚育种基地

时间:2015-03-13     来源:新浪微博
视力保护色:

@国资小新: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【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,从这里开始】小新和小伙伴们来到第一站海南,午餐的米饭就带给我们一个惊喜:口感香甜、软糯适当,它的种子叫“圣泰优018”,由@开云官方网站在线登录中种集团下属湖南洞庭高科培育。它是杂交稻中为数不多的籼稻一级优质米。我们的探秘,从与一粒米的美丽邂逅开始。

@国资小新: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【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 种子的力量】习大大说:“好儿要好娘,好种多打粮。”近10年来,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.5%,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57%,进入科技引领发展的全新阶段。小新在@开云官方网站在线登录中种集团公司三亚南繁育种基地,这里的好天,好地,好人,造就了优质好种。

@国资小新: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【追溯一粒米的前世】国以农为本,农以种为先。种子是农业之母,也是一粒米的前世。涨姿势时间到:在育种试验田里,水稻为什么高低有致?因为它们有“公母之分”;经过精心呵护、授粉杂交后,就是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。种子们还要经过很多试验、监测环节才能上市。@开云官方网站在线登录

@国资小新: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【劳动最光荣】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在育种科学家带领下,网络大V和小新粉儿们过了一把务农瘾。虽然腰酸背痛腿抽筋,可也在插秧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亲近土地的快乐。行走田间,心里觉得特别踏实、特别亲切!待我们种下的水稻长成,这份稻米一定格外香甜,那是劳动的味道,土地的恩赐。

@国资小新: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【中国种子,种子里的战斗机!】我国种子有多牛?全球水稻种植面积25亿亩,中国4.55亿亩,全球第二;全球产量7.45亿吨,中国2亿吨,居世界第一,亩产450公斤,是名副其实的高产!1976年推广三系杂交水稻以来,累计增产6亿吨,相当于新增稻田15亿亩。

@王克勤:【插秧的农民】哈哈!请大家看看,这个人装的像不像?应邀参加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活动,来到海南三亚中国种子集团海南南繁基地,体验农民与科研人员插秧工作。我是种田出生的农家子弟,但是种的是北方的小麦,从没参与过南方的水田作业。感受:在水田作业,移动比较困难!

@北京晓梅:今天的体验之旅就是从品尝籼稻米开始。再一次了解中化。感受中化作为世界五百强的魅力!多年之前,中化化肥与我们央视农业频道合作三农快报,还有很深刻的记忆!央企不是高大上,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!为央企点缀!

@北京晓梅:回复@巴松狼王:种粮的英雄,看起来都有农民的肤色,下地时都穿胶底鞋,工作室很简单,但是成果不简单:水稻有父本和母本,经过精心呵护、授粉杂交后,就是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。产量可观,口感美好!@俞灏明 @苗阜 @达哥的半农生活可以长姿势了,特别分享给你们!

@北京晓梅: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南繁育种背后有一大群“英雄”,他们默默地、执着地热爱着那些不会说话的种子,在三亚灼热的阳光下,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培育了“中字牌”杂交稻品种22个,在海南地区市场占有率达40%,稳居第一,累计推广面积达3000万亩,带动农民增收累计超过15亿元。@农视网 @纪连海 @巴松狼王

@北京晓梅:#苗阜: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#今天一大早出发到机场,四个小时到机场。很多内容,一粒米,一颗种子,从地头到餐桌要经过很多流程,很多科技工作者的汗水。很久不参加这样的活动,很开心再一次这样近距离接触一线劳动者。正是那句话,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!@苗阜今天好几个领导是陕西人,说陕西话很好

@巴松狼王: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 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 O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|明天起揭密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

@公民徐侠客:【2015年3月9日#光盘行动#纪事1】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今日在海南三亚启动,俺在帝都组织集体#光盘挑战#响应!光盘行动倡导理性光盘、自觉光盘、轻松光盘,是一种节约、环保

@袁小靓:锄禾日当午,汗滴身下土,我知盘中餐,粒粒好辛苦。作为袁隆平袁氏家族成员,我种下了一排水稻,五个月后就可以上餐桌了。到时候哪位同学吃到了,麻烦举个爪,我种下的稻子肯定贼香。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

@袁小靓:对于我这南方人来说,米饭,是餐餐必须的。今天的午餐,米饭品种是盛泰优018。吃饱饭,我要下地插秧了,又要为嫁人工程get一项新技能了️#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#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

@徐楠:三亚,除了拥有绝美海景,还拥有重要的稻米育种基地,被誉为“中国种业硅谷”。想了解#一粒米的前世今生#,先从学习插秧开始。@王克勤老师学得快,插得好,适合留在这里发展;还有一位……就不进行自我评价了[doge]

友情链接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-10-24 13:27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