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挑战自我中阔步向前

时间:2012-03-22     来源:西安日报
视力保护色:

——泾河工业园企业转型升级增活力

“现在我们的净利润率只有5%左右,但在同行业内还算是高的。这两年工人工资不断增加,导致人力成本不断提高,我们只有在管理提升、优化产品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。”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位于泾河工业园,副总经理张金山对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深有体会。

在全球化的今天,西安泾河工业园企业和我国其他地区的企业一样,既经历了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,也面临着利润率不断下降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巨大挑战。如何让企业在市场的风浪中,不断破浪前进,这就需要通过对现有产业永不停歇的改进、革新、完善和技术创造来实现。在泾河工业园,记者在走访企业时发现,不管是传统企业,还是高科技企业,都把不断地“转型升级”,挑战自我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。

陕西万方

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自我革新

“我们目前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。” 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山告诉记者。据了解,万方公司前身为陕西汽车制造厂下属的五七工厂和配件厂,是陕汽集团为解决职工家属就业创办的加工厂;现拥有宝鸡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、陕西万方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及销售公司,具备年生产重型汽车零部件15万辆份的能力,是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主要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厂家,对外承接重型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。公司产值从2004年的8833万元跃至2011年的7.4亿元。在陕汽集团中,是资产收益最好的企业;现拥有在册在岗员工1500余人;公司产品商标“泾渭”荣获省、市著名商标荣誉。

“说实话,发展快,离不开企业改制和陕汽集团高速发展的整体拉动。但速度这么快,超出我们原先的预想。我们已在工业园新征了土地,准备建设现代生产基地。” 张金山说。

万方公司从一个小小的配件厂,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,转变体制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至关重要。通过体制改革,逐步实现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。通过技术改进、产品创新,打造了一支成熟的技术管理团队,具有较完备的产品开发、工艺开发能力,具备工艺装备设计经验和制造能力。在梳理现有万余种产品的基础上,万方公司随陕汽集团新车型试制开发新产品4000余种,有力地配合了陕汽集团产品升级和品质提升要求。

“这两年,中国中卡重卡市场进入一个相对的回落过程,产销量相对稳定,这对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,让我们腾出时间来加紧推进企业转型。而且,必须进行转型升级,我们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。” 张金山说。

万方公司转型的第一步,就是实现由粗放式经营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。在万方公司下属的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记者碰到了来自台湾的技术管理专家苏沧浪,他就是万方公司为推进精细化管理请来的专家之一。“陕西人真的不错,踏实肯干、吃苦耐劳,每天和这些工人在一起,我非常高兴,工作也干得很舒心。我愿意把管理技术传授给这里的人员;我们利用人体工程学,在每个生产细节中提高生产效率。” 苏沧浪对记者说。

“我们现在人员基本满员,但只要是工业生产方面的专业人士,我们不仅敞开大门吸纳,而且愿意提供高薪。” 说到吸纳高技术人才促进企业转型升级,张金山激动地说。

记者了解到,今年万方公司确定了新的指导方针——“抓落实,强绩效,梳流程,促转变”,在各个层面进行升级转型。“今年我们通过开发、生产环保型排气系总成、前后悬总成和汽车电器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系统性产品,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,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结合机动车排放新标准的切换,我们已经确定并实施以国四后排气SCR箱为重点的汽车排放系统新产品开发规划。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样件制作,预计2012年上半年完成生产工艺布局。如果这个项目取得成功,我们就可以直接进入汽车零配件的终端市场,企业的利润率将有较大幅度提高。我们的远景规划是至十二五末,公司销售收入将达到15亿元以上,并成功完成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,并向着‘产品覆盖重卡、中卡、客车、微型车,集自主研发、生产制造、配套组装、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零部件装备制造企业集团’目标大步迈进。”说到万方公司的长远发展,张金山信心满怀。

中化近代

未雨绸缪勇攀科技最高点

走进泾河工业园的中化近代环保化工(西安)有限公司,你就会感受到什么叫高科技企业。厂区内基本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,生产流程就在弯弯曲曲的高楼一样的管道中自行完成。核心操控室内,几个工作人员坐在八九台电脑前,注视着荧屏。

“我们的整个生产流程都是电脑软件控制的自动化的,这里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起监控作用,可以通过摄像头看到每个生产流程。哪里要是出了问题,电脑会报警。监控人员就可以通知外面的维修巡查人员进行检查维修。出现险情还能实现全自动‘停车’。” 总经理陈蜀康介绍,整个中化近代环保化工(西安)有限公司所有环节的工作人员,加起来不到300人,但去年产值达到8亿多元,人均产值将近300万元。

中化近代环保化工(西安)有限公司,1997年9月在西安注册成立,是专业从事臭氧层消耗物质(ODS)环保替代物HFC-134a、HFC-125及相关有机氟产品、催化剂开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产业实体。
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实施氟利昂淘汰计划,当时公认最好的替代品便是HFC-134a。作为国家863科研攻关重点项目,“HFC-134a工业化生产项目”在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正式立项。由于受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影响,加之研发难度大、周期长,项目前景当时并不明朗,很多人并不看好此项目。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该公司毅然坚持,从实验室技术研究到中试、到产业化,到现在国内最成功的工业化生产,成功走出了自己的路。

该公司是我国实施《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》进程中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FC-134a生产厂家,也是首家专业生产氟氯烃替代品HFC-134a的厂家,是中国HFC-134a国标起草单位。公司在2004年9月召开的“国际臭氧层保护日”大会上,荣获了“第二届国家保护臭氧层贡献奖”金奖,并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(SEPA)、联合国规划署(UNEP)授予 “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替代品生产企业”称号。 该公司一直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、完善和切实执行,2001年12月获得了ISO9001:1994质量体系认证;2003年6月通过ISO9001:2000的改版认证;2005年10月在国内率先通过ISO/TS16949: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同年12月通过环境&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,并获得了“中国名牌产品”称号。公司目前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项,拥有完整可靠的自主知识产权。

“我们公司生产的金冷HFC-134a,臭氧耗损潜值为0,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,无毒、无色、无味、不燃、不爆,是目前全球公认的CFC-12最佳环保替代产品;这个产品已得到国内外众多用户的信赖和使用,通过了众多国内外权威部门和厂家的产品检验认证,并与国内80%以上的主流汽车、中央空调和冰箱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配套合作关系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目前国内汽车有一半使用的空调冷媒都是我们生产的。” 陈蜀康自豪地说。

这样一家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,升级创新之路并没有停止。“新产品开发方面,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有新型氟化催化剂研究、四氟丙烯小试合成研究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开发等。现在替代我们主打产品HFC-134a的第三代替代品已经研制成功。根据规划目标,公司计划在新基地继续建设新型ODS替代物生产装置,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7.6亿元、利润3亿元、上缴税收1亿元。新厂址已被中化蓝天集团定位为‘中化蓝天四大产业基地之一’,将成为涵盖整个大西部的新型ODS替代品生产基地,成为中化蓝天集团产业链较完整的氟化工基地。”陈蜀康告诉记者。

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段江峰

友情链接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-10-24 13:24:16